因為我有信心,熱情,勇氣 - 企業風暴 the Company Man

NewImage.jpg
故事是從一個金融風暴下的公司開始的。

男主角因為在公司內部是個高薪的營銷主管,在金融海嘯下,不幸被淹沒。

在過慣了奢華支出後的時代,回到平淡,完全的無法適應,內心的衝突以及自尊心的羞辱。

但是在卡債房貸教育的總總壓力下,他終於放下身段開始接受木工的粗活,同時也賣掉了跑車保時捷跟房子回到老家住。

而他的主管也在跟公司經營理念的不合而被裁撤。

不幸的其中一位資深的同事卻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也無法放下身段的心裡壓力下結束生命。<尊重生命,請愛惜生命,如遇到生命困難,請撥1995專線>

最後男主角竟然前主管的因素,逆轉勝的有了一個新的工作!一個屬於他的工作。

看完片尾後,這是一個美國式的自瀆式的童話故事,事實上在探討企業的社會責任的部份著墨並不多。

企業為一商業活動,要對的起股東,要對的起員工,要對的起消費者。

然而金融海嘯的企業,包括台灣,對於員工的社會責任竟是如此的薄弱,更不用講那宛如虛殼的勞工工會,基本上現在是依附在企業的旁邊,好似溫馴的小貓,完全呼應資方的需求,金融海嘯的時候,放無薪假的時候,連個屁都不敢放。

甚至有非直接相關衝擊的公司,也跟著時尚流行,學著放無薪假,還沾沾自喜,將俗氣當時尚。

或許對於企業來說,的確,面對股東權益進而存活下去是最大的意義,但是在影片中可以發現,企業往往在上市後,面臨到的不是商品的好壞,其實是更多的對於股價的追求,或許企業沒有賺多少錢,但是只要能夠做足面子,夢想誇大的一點,或是稍微可以跟蘋果沾上邊,這樣的公司,股票一個飆漲,可能就是大股東們的倒貨時分。

一個幾塊錢的上下,就讓這群股東身價多上了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甚至更多,然而可憐的是小股東們,簡單來說就是股民,在企業正火紅的時候,股民們總是買上了不少股票,直到股價因為業績沒有很好的時候崩盤,才發現,現實跟夢想的股價原來差距是如此的大。
最經典的案例大概就是曾經誇下海口要做掉INTEL的威盛了,想當年他可是火紅的股王呢!現在INTEL毫髮無傷,而威盛就這樣下去了。

更可悲的是,小股東們仍然希望可以在持股到下一個夢想起飛的時候趕緊脫手,卻無奈陷入更多的騙局之中。

所以我們在登高望遠的時候,要記得幫自己架個堅強的後台;意氣風發的時候,要幫自己儲備一些糧食。

宗教斂財不可取,可是企業斂財同樣血腥可怖。